当前位置:

彭继光与保靖黄金茶

来源:团结报 编辑:彭伟 2021-07-27 09:28:24
时刻新闻
—分享—

夏日的湘西,漫山遍野的茶园一片葱绿,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芳香。我顿时想起一位老共产党员、茶叶专家彭继光先生来。湘西广袤的茶园里,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湘西黄金茶的发展中,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

1992年,彭继光从湖南省茶研所副所长岗位光荣卸任,本可以放下工作,颐养天年了。

恰在这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的吹拂下,湘西州计划委员会与古丈县人民政府合办古丈茶叶总厂,当时州计委项目负责人夏远收、郭汉辉、郑桂章等经多方打听,彭老是有名的茶叶专家,祖籍还是龙山的,故登门拜访,并诚恳地邀请他担任湘西州以工代赈茶叶基地开发以及古丈茶叶总厂生产加工技术顾问。

有人说,顾问顾问,顾而不问。彭继光当顾问可是来真的,他每月抽出时间,经常吃住在厂里,同技术人员去基地察看,了解茶叶生长情况,指导规范化栽培。在县里开办了多期培训班,为老百姓讲授种茶制茶技艺,很快培养出一批种茶制茶技术骨干。

他走遍了湘西各县和武陵山周边地区,觉得武陵山区特殊的气候和富含微量元素硒的独特地理条件,最适宜发展茶叶生产。为了提升区域整体种茶水平和制茶技术,他提议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每年开展一次茶叶评比活动。此举得到了热烈响应,大家公推他为专家评委会主任,每年组织评选活动。

他利用原来的老关系,与省茶叶进出口总公司联系,请他们帮助古丈茶叶出口。在他的努力下,省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多次派人来古丈,考察、取样、化验、洽谈,终于使古丈茶叶走出国门,每年出口一百多吨,创汇50多万美元。

当时,长沙茶厂“猴王牌”茉莉花茶声名鹊起,渐渐打开了销路。他亲自提着古丈茶叶样品,找到厂长,要他们把古丈茶叶拼配到茉莉花茶中,并将古丈定点为猴王花茶的原料基地。通过投放市场,反响良好。从此,古丈茶叶源源不断运往长沙……

为了增加茶叶的销量,打造自己的品牌,他亲自联系,带着茶叶总厂一班人来到广西南宁的横县,窨花制作茉莉花茶。

闲暇时,他经常深入到湘西山区,考察茶叶基地,义务为当地茶厂提供技术指导,助推当地茶农脱贫致富。

1997年春,正是春茶采摘季节,他来到永顺县和平乡的双凤村。这是一个海拔800多米的高山村寨。他坐着拖拉机,一路颠簸,用了近三个小时才爬上了盘龙山。来到村里,他带领群众打灶、炒茶、评茶,一住就是13天。他每天进行炒茶制茶示范,不停地讲解,常常累得一身汗水,因为山上缺水,连续13天没有洗澡。老百姓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临走前的一天晚上,自发表演了一场毛古斯舞蹈,请他观看。

通过他的培训和传艺,双凤村的茶叶销售价量齐升。以后每年春茶一出来,便被山下的单位订购一空,老百姓笑得合不拢嘴。

从1995年开始,他帮助湘西一些茶厂制作的茶叶在国际国内名茶博览会及各种评比中屡屡获奖,其中“古丈毛尖”和“湘西春毫”两次荣获国际金奖,成为中国最好的绿茶品牌之一。

茶叶质量上升了,品牌影响力大了,产品供不应求。到2010年,古丈县茶叶已发展到6.5万亩,年销售收入2.8亿元。茶叶成为古丈县的支柱产业,很多山里的老百姓靠种茶脱贫致富。

1995年,由古丈县人民政府主办、古丈茶叶总厂承办的首届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名茶评比会,吸引了秀山、酉阳、鹤峰、来凤、松桃、思南等边区21个县参加。在此次评比会上,出乎意料的是,保靖县偏僻山寨黄金村的茶叶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这引起了彭继光的震惊。

评比会后,他就带着古丈茶叶总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来到了黄金村。

当时的黄金村不通公路,要从吉首市马颈坳镇的隘口村沿河步行。他们一路爬山涉水,步行了三个多小时,才到了村部。通过走访察看,他完全被这里的茶叶和生态深深的吸引住了。

他以一个科学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敏锐的洞察力,慧眼识珠,认定保靖黄金茶的潜在价值。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保靖黄金茶探秘和研发之旅。

开始,在没有科研经费的情况下,他自费对保靖黄金茶质量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黄金茶品质的成因70%在于品种,30%在于生态环境。这一结论是黄金茶研究和开发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探秘、揭秘。

后来,他又取样,带着湘西州以工代赈办同志专程到上海医科大学专门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检测,以数据从更深的层次揭开了保靖黄金茶品质的三大秘密:其中最大的秘密是氨基酸含量最高达到7.47%,为当地其他品种的2倍;第二大秘密是,在氨基酸总量中,茶氨酸的含量占比达60-70%,比一般品种高10个百分点以上;第三大秘密是,儿茶素含量中,甜和性、醇和性的含量较高。为此,他充满深情地写下《山沟里的黄金茶》一文,在《茶报》上发表,指出黄金茶为“国内名优茶品质中罕见”。

2005年,为开发利用黄金茶资源,他指导、协助保靖县农业局完成了黄金茶地方品种资源的现场评议和认定工作。在他的努力和带领下,黄金茶这颗沉睡四百多年的神秘珍宝,才逐步向世人展示出无穷的魅力。也正因为此,他被人们称为“黄金茶之父”。

为什么他对湘西的茶叶如此深情呢?因为他是从湘西大山中走出去的苦孩子。

1935年,他出生于龙山县茨岩镇的一个土家山寨。因为山里贫穷,他是靠党和政府提供的助学金才完成学业,并考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茶叶专业。因成绩优秀,毕业后分配到省茶叶研究所工作。198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9月晋升为研究员。先后从事茶叶生化、加工研究,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担任过茶叶研究所加工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长,直至1995年退休。他是湖南茶叶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是全国著名的茶学专家。

因工作出色、成绩突出,他先后10多次被评为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先进工作者,1991年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从多年的实践中,深切的感受到,湘西是个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是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所以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湘西茶叶的研究和发展上,而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2010年6月份,茶研所组织对全所科研人员进行体检,在老伴的一再要求下,他参加了体检。结果一出来,身体有严重问题,要他及时去复查。

这时,他正在写作《保靖黄金茶探秘》,一门心思在书稿上,无暇他顾。

期间,他不顾老伴的劝阻,硬撑着又来到保靖黄金村,进行黄金茶的课题研究指导,为科研人员和老百姓讲课。在车上不小心遇风寒,紧接着,感冒发烧,拉稀不止。打针吃药,不见效果。实在支持不住了,第四天,回到长沙家中。家人要他去住院,他说,再坚持几天,将书稿写完。

也许是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他一天掰成两天用,加班加点写书稿。他每天坐在电脑前,一边思索,一边打印文章,常常工作到深夜。这段时间,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板瘦得不成模样。妻子说,你不要命了呀?他却说,工作没做完,等于要我的命啊!

等到9月份书稿完成,再去医院复查,医生说,已是肝癌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要求立即住院治疗。

10月12日,他口吐鲜血,晕厥过去。在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下,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他要家属将他的学生、省农科院的研究员杨耀松叫来,准备口授遗言。谈话断断续续,他口授了五千多字的遗言,谈的都是湘西茶叶的前景和发展,没有一个字提及自己和家庭。

得知他病重住院的消息,湘西四面八方的领导和群众赶来了。

原古丈茶叶总厂的几任领导赶来了,保靖农业局的领导和科研人员赶来了,古丈的茶农赶来了,黄金村的茶农来了……

在重病住院期间,他仍然心系黄金茶,字字句句无一不是关注黄金茶的未来发展。生命垂危时,他向茶研所领导发出的最后一条短信是:打好黄金茶研发第二个攻坚战役,开展有机茶培训,确保黄金茶品质……

2010年11月2日20时,保靖县农业局领导和专家来到病床前看望他,他紧紧地拉住他们的手,千嘱咐,万叮咛,要他们充分挖掘黄金茶资源的潜力,认真搞好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花香茶的综合开发。话一说完,溘然仙逝。

近些年来,湘西州茶叶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迅猛发展。截止2020年,全州茶园面积已发展到88.9万亩,其中黄金茶61万亩,古丈毛尖15.9万亩,莓茶10万亩,其他茶近2万亩。近三分之一的湘西老百姓依靠茶叶摆脱贫困,发家致富。

老先生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

来源:团结报

编辑:彭伟

阅读下一篇

返回中国保靖网首页